1977年,李明勇出生于贵州一个偏僻的乡村里。
儿时家人接二两三地患病,让这个本就不富裕变得更加地贫困。
小学和初中的李勇成绩一直很好,从来没有出过前三名。
但是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,初中毕业后的李明勇只能选择去贵阳打工。
他到建筑工地做过小工,去餐厅刷过盘子,也干过木匠,后来又回到老家帮父亲种烤烟、养鸭子,通过四年的努力,他帮助家里还清了外债。
1999年,他选择再次回到贵阳,这年他进入贵州师范学院当了一名保安。
他每天的职责主要是看守大门和校园安保工作,相对来说时间还比较宽裕。在学校的期间,他深受同学们学习氛围的影响,渐渐地他萌生了读书的念头。
于是他决定重新拿起课本,开始准备成人高考。
尽管小时候成绩还不错,但是多年没有接触学习,让他也颇感吃力,所以他不得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。
中午是最忙的,因为中午别人在午休,要防止一些校外的人员进来偷东西,一般白天老师上班后就会比较轻松,趁着这个间隙,他就会拿出书来看。
晚上11点关了大门就没什么事了,他也会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学习,直到凌晨一两点。
因为早上6点半就要起来准备开门,所以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。
他曾经也想过放弃,也想过当一辈子保安没什么不好......
但是他心中总是不甘心,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。
终于,2001年,李勇成功考取了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专科班,这次的成功也给了他很大的自信。
两年后他又顺利地考取了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班。
一次次的成功,也让他更加坚信“皇天不负苦心人”这个道理。
两年后李勇本科毕业了。
按照最初的计划,在本科毕业后,他就可以通过本科毕业证去找工作了。
但是他没有这么做。
他毅然地决定考研。
他后来说“我想去当一名老师”
相比于成人高考,考研的难度要大很多。
对于没有接触过英语的他来说,这一块难度可想而知,为了攻克英语这一道难关,他一有时间就拿出单词本进行背诵,就是在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下,他啃下来一本8000个单词的词典。
但是,考研和成考毕竟不太一样。
2005年的考研他落榜了,于是选择他再次参加06年的考试,但是还是失败了。
周边的人都劝他算了,考研是很难的,本科学历已经可以去找一个好工作了……
还是因为不甘心,他决定再试试。
2007年他第三次走入考场,这次的考试很顺利,他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取了贵州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2015年,李明勇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。
2018年顺利毕业,他选择回到改变他命运的贵州师范学院,成为一名高校老师。
后来记者问他,成功的原因是什么
他说:
一是自信,比如考研,如果我没有自信,可能压根就不会考;
二是自律,成人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,尤其是安排好自己的时间;
三是不怕输,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。
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励志传奇,他说每一个人定一个自己的目标,持之以恒地努力,都可以做到。
很多人没做到就是没有坚持,只要坚持,可能这一次达不到,但总会慢慢接近目标。哪怕最后没有达到,但总是不断接近,我认为不断接近就是成功。
李明勇的故事告诉我们,通过学习是可以改变命运的,这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。
就像他自己说的这不是一个传奇故事,我们都可以做到,只不过我们总是太过功利了,在没有看到成功的时候就早早的放弃了。